理工人物

更多

求索| 崔祚:热爱是终身浪漫的开始

1988年生,贵州理工学院航空航天工程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仿生机器人、计算流体力学、固体火箭发动机和水下发射技术等。 1988年生,贵州理工学院航空航天工程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仿生机器人、计算流体力学、固体火箭发动机和水下发射技术等。 日复一日的科研工作鲜少能与浪漫挂钩,然而热爱科研的人认为,一直不懈奋斗,是件终身浪漫的事。在贵州理工学院,有这样一位老师,从求学时不停“转换阵地”,挑战新的科研方向,到扎根在贵州理工学院,崔祚始终保持着不断再出发的视角,专注、执着地孕育着科研的浪漫。从东北到华中,从东半球到西半球,崔祚的求学之路,是一个不停“转换阵地”的过程。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明尼苏达大学,都是他来贵州理工学院之前驻足过的地方。“好奇”不仅体现在求学地点的选择上,在专业研究中,他也尽力追求不一样的视角。“在博士学习期间,我主要从事的是机器人研究,侧重动力学分析,而在美国博士联合培养的明尼苏达大学SAFL实验室,更侧重计算流体力学以及数值编程等方面研究。研究方向与之前的研究基础差别很大。”在崔祚看来,研究方向的转换虽然困难,却也是打开思路的一把钥匙。“不同的研究方向其实有很多岔路口是相同的,尝试从更多角度去解决时,对科研自然就有了更全面的理解。”

影像理工

更多

专题理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