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在贵州理工学院广大干部师生中引起热烈反响

发布日期:2025-10-28 点击量:

10月20日至23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为未来5年中国发展擘画蓝图。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在贵州理工学院广大干部师生中引起热烈反响,全校上下迅速掀起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的热潮。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25年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举行。中央政治局主持会议。

新华社记者 李响 摄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是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上举行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对于进一步凝聚起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磅礴力量,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而团结奋斗,具有重大意义。全会把握“十五五”时期基本定位和阶段性要求,对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系统谋划和战略部署。深入学习和贯彻好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是学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贵州理工学院将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与落实学校第三次党代会的战略部署结合起来,与高质量编制学校“十五五”发展规划结合起来,按照“一二三四五”发展思路,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强化有组织科研,健全学校治理体系,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把全会提出的战略部署转化为学校的具体行动和实际成效。

——党委书记  肖建宗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是在“十四五”规划即将收官、“十五五”规划即将开局的历史时刻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在“十四五”期间,我国经济总量迈上了一个新台阶,综合国力显著跃升,创新驱动成效彰显,新质生产力培育壮大,新发展格局构建蹄疾步稳,全面深化改革走深走实,发展动能进一步增强,安全基础持续夯实……这些都是全国乃至全世界人民切切实实能够感受到的巨大变化。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擘画了中国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提出了“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宣示了乘势而上、接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坚定决心。贵州理工学院将在“十五五”期间,迎着东风,实现学校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人才培养和办学保障水平,实现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的突破,服务地方经济社会能力大幅度提升,科研经费上亿元,为实现“西部一流,人民满意的高水平理工大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 党委副书记 院长   潘良明

学习贯彻好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关键在于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宏观要求,转化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实践。作为发展规划处处长,将立足本职,切实把全会精神落实到规划编制、监测评估与改革推进中,为学校内涵式发展、特色发展提供坚实支撑。一是必须坚持系统观念,提升规划前瞻性,将全会强调的“体系化建设”思想贯穿学校“十五五”规划及中长期发展战略的制定与调整全过程。二是必须聚焦核心职能,围绕国家战略和贵州发展需求,以提升治理效能为导向,主动谋划学科专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强化与新型工业化、数字经济等领域的契合度,增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三是必须深化改革创新,以章程为核心,推动完善现代大学制度体系,优化资源配置机制,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激发办学活力,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发展规划处处长  李源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统筹推进教育强国建设和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学校高等教育教学指明了方向。作为教务处处长,要深入学习领会贯彻全会精神,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持续深化落实OBE理念,扎根贵州大地,锚定服务“富矿精开”“六大产业基地”战略需求,编制落实好教务处“十五五”发展目标任务、战略举措和实施路径。不断加强专业优化调整、课程思政“浸润”建设、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强化校企共建实践教学,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与专业素养。坚持“起黔中、报家国”“博通识、求卓越”“崇人文、厚理工”的育人理念,在奋力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局面中贡献贵州理工学院教务人的力量。

——教务处(成人教育处)处长、教学质量评估监控中心主任  陈筠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为未来五年我国发展作出了顶层设计和战略擘画,也为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要把全会精神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一体学习宣传贯彻,凝聚高质量发展共识,强化立德树人使命担当。按照学校第三次党代会部署,深刻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抓好课程思政建设,通过“三实”教学模式培养“四能”新工科人才。深刻把握教育的人民属性,将“党建+”深度融入学生工作,引导青年厚植家国情怀,解决师生急难愁盼,培养卓越工程师,增强就业竞争力,努力实现高质量就业。深刻把握教育的战略属性,充分发挥与阿里巴巴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等特点,依托科研平台优势,推进学科交叉融合,提高服务地方能力,为贵州实施大数据战略和教育强国建设提供科技和人才支撑。

——大数据学院党总支书记  张艳

通过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明确的“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发展新质生产力”等核心要义,结合住建部“十五五”有关绿色与智能建造、城市更新等方面的布局,在“十五五”这一期间,土木工程学院需紧扣贵州“四新”“四化”,以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协同破局。依托智能建造现代产业学院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融入信息化、AI相关课程,深化智能建造、结构健康智能诊治等微专业建设,推行“双导师制”育人才;升级智能建造实验室,建“双师型”师资梯队,引育行业领军人才;聚焦山地工程建设、磷石膏等固废建材资源化利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拓展智慧韧性城市、低空监测方向,实现教育链、科技链、人才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为建筑业转型、贵州省“四化” 建设持续注入动能。

——土木工程学院院长  贺明卫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会精神,服务中国式现代化贵州新实践,经济管理学院将聚焦以下重点方向:一是锚定数字经济,发力学科专业转型。 以服务贵州“数字经济发展创新区”建设为核心,推动传统专业向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发展数字治理与数据管理等方向,通过建设微专业增设新课程,培养既精通数字技术又具备经管素养的复合型人才。二是推进AI赋能,深化新文科交叉融合。依托学校理工科布局优势,推进“经管+AI+大数据”的深度融合,共建跨学科课程与项目实践平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塑造差异化竞争优势。三是聚焦区域绿色创新,强化社会服务能力。 围绕“公园省”生态优势与“富矿精开”重大战略,持续关注“双碳”发展重要领域,推动科研成果直接服务县域经济规划与产业绿色转型。

——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  王凯

身为一名高校辅导员,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后,我深受鼓舞、倍感振奋。全会所描绘的“十五五”时期发展蓝图,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注入了强大动力,也为我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增添了澎湃活力。全会提出“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为育人工作指明了方向。作为高校辅导员,我将以全会精神为指引,秉持“起黔中、报家国”“博通识、求卓越”“崇人文、厚理工”的育人理念,结合当前毕业生的就业实际,引导学生树立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就业观,不断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培养能担当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大任的高素质理工应用型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

——理学院辅导员   江旭

作为交通工程专业学子,我深刻认识到,全会提出的“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战略部署,要求科技创新必须扎根专业、回应社会需求,真正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专业学习中追求卓越,锤炼过硬本领;在志愿服务中坚守初心,践行责任担当,真正将个人理想与国家战略紧密相连。未来,我将深耕交通工程领域,让创新实践在贵州的土地上扎根结果,用不懈奋斗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青春力量,让青春在服务国家、建设家乡的火热事业中绽放绚丽光彩。

——交通工程学院 交通241   宋阳



一审:江旭

二审:巫敏

三审:李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