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工程训练中心 周琴/文) 有着“工匠精神第一赛”的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即将开赛,省赛的优胜者才有资格获得国赛入场券,为此贵州理工学院工程训练中心积极组织,认真筹备,自9月1日起,工程训练中心的教师便利用周末时间为参赛者培训。
本次培训分为初赛培训和复赛培训两个阶段。初赛培训阶段主要内容涵盖赛事规则解读、机构设计基础、CAD制图基础、电路基础、单片机基础、制造工艺基础,意在动员赛事的同时,能够让低年级同学学习和掌握必要的知识。

校赛初赛已于10月13日举行,共计24支队伍通过了由竞赛方案文件和PPT答辩组成的初赛赛程,进入校赛复赛。晋级的队伍涵盖了本次大赛的所有命题,即“S”型赛道竞赛,双“8”型赛道竞赛,“S环型”赛道竞赛及智能物料搬运机器人竞赛。参赛团队接下来的日子里需要完成制车和调试,并以复赛中的跑车表现争夺省赛入场资格。

复赛培训随即展开。复赛培训集中在设备的使用,包括FDM桌面级3D打印操作,激光切雕机使用,机械加工设备(车工、钳工、铣工)的使用,为同学们无碳小车的具体制作保驾护航。

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举办规格高,能够全面锻炼和考察大学生的综合能力,每一届的选手都是各省的佼佼者。在上一届(第五届)的赛事中,我校喜获一等奖、二等奖各一项,这给此次参赛师生极大鼓舞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的压力。为此,参赛师生争分夺秒,大四学子也积极建言献策。上届一等奖得主、13级毕业生沈安富主动加入了为竞赛创建的交流群,在群里为参赛学子解惑鼓劲。现大四学长更是现身说法做同学们的安全员、讲解员,为大赛出力。
一路辛苦而来,只为最终华丽绽放。相信我校学子终将让汗水化为成绩体现在赛场上,在这一场紧锣密鼓、热火朝天的准备中收获成长,收获成绩,收获成功。
(责任编辑:林春燕 主编:周伟)